admin

About admin

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.
So far has created 75 blog entries.

無情的等待

王思又 / 文化國小六年四班 / 刊登於國語日報

  「等待」是生活中少不了的一段時間,充滿希望的等待令人雀躍三尺;緊張的等待,卻令人忐忑不安。對我來說,等待是殘酷的,等待是無情的。
  記得在三年級的暑假,我們一家人坐在車子上。我注視著亮了很久的紅燈,馬路上車子發出的聲音,警察口哨的「嗶嗶」聲,都進不到我的耳朵。在我心中,有的只是為外婆加油、打氣的呼喊。一路上,我們就這樣,不知道停了多少個紅燈,每十秒鐘就像十年一樣久。看著父母的表情,在每個紅燈過後也越來越嚴肅,更讓我感到不安,恨不得搭上一架直昇機,直接飛到醫院。
  到了醫院,外婆無力的躺在病床上,大家熱淚盈眶的望著她。看著外婆無力的四肢,我想起外婆原本燦爛的笑容,以及外婆和我談天、練氣功的神采奕奕……跟外婆曾經有過的一點一滴回憶,瞬間浮上心頭。回憶裡,外婆飛揚的神情,都跟眼前所見全然不同。我們等待醫生醫好外婆,也等待全家人快樂團聚的那一刻。
  等待,在外婆出殯以後,成了我最討厭的事情。它在我心中不再充滿希望,因為等待的結果是失去了一個關心我的親人。

想家

吳宛軒 / 中平國小六年三班 /刊登於國語日報

  某天早晨,我悠閒的坐在沙發上,拿起新買的《林良的散文》這本書,興奮的翻開第一頁。
  這本書收錄了林良爺爺的三十五篇文章,敘述作者一些童年回憶和生活經驗,溫馨感人,令人百看不厭。
  在這本書裡,我最喜歡《想家》這一篇文章。作者在十九歲那年,獨自離開家鄉。第二天,他開始想家了。於是他寫了信告訴父親想要回家,後來又寫了一封信說他不走了,就這樣反反覆覆,一連寫了五天的信。後來,父親回信道:「回家吧,不要太為難自己。」父親的話讓我回味無窮,也說不上為什麼,只是覺得很惆悵。
  我從小就活潑外向,並沒有想家的經驗。直到我十一歲那年,參加一個三天兩夜的夏令營,才體會想家的滋味。第一天還好,我玩得很開心;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,我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,老是提不起精神。我想了老半天,終於了解我渾身不對勁的原因-少了媽媽的嘮叨。我於是打了一通電話給她,請她數落我,媽媽還以為我瘋了。那天晚上,我怎麼也睡不著,我好想家。想家會讓人心裡苦苦的、酸酸的、悶悶的,一點都不快樂。
  看了這本書,我才知道,原來我也和林爺爺一樣,有過想家的感覺。這讓我覺得和作者更貼近了,我想,這就是閱讀的收穫,讓我更喜歡閱讀。

零鴨蛋婆婆

楊承憲 / 新坡國小六年辛班 / 刊登於國語日報

  在我家的右邊,有一戶養鴨子的人家,每天早上都可以看見一個微胖的身軀,在晨光下彎腰撿拾鴨蛋。撿鴨蛋的婆婆臉上總是帶著親切的笑容,待人很和善。她就是和藹可親的「零鴨蛋婆婆」。
  只要鴨子一生下蛋,零鴨蛋婆婆就會馬上撿起來,送給左鄰右舍。婆婆也像我們的臨時保母,只要媽媽不在家,她總是邀請我到她家作客。進到屋裡,她把我視為貴賓,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我,我很喜歡她。
  有一天早上,當我經過婆婆家,跟往常一樣要和婆婆打招呼,發現她不見了。我好著急,四處張望,尋找她的身影。婆婆忽然又出現在我面前,手上還握著兩個鴨蛋。原來,她是因為蹲下來撿鴨蛋給我,我才沒看見她。我深深覺得,婆婆開朗又大方,真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好的鄰居。
  鄰居對我們很重要,當我們臨時發生狀況,鄰居可以幫助我們。只要社區中有像「零鴨蛋婆婆」一樣開朗、大方的人,這個社區一定會很和諧、溫暖。希望像婆婆一樣的人越來越多,也希望婆婆健健康康,能繼續送好吃的鴨蛋給我們。

雞蛋冰

何其靜 / 新榮國小六年二班 / 刊登於國語日報

  看著路邊阿伯叫賣雞蛋冰,引起了我的注意。我買了一枝,吃下第一口,味道很甜,吃下第二口,回憶瞬間閃過腦中,淡淡的,卻很深刻。
  兩年多前,婆婆、姊姊、哥哥和媽媽在暑假期間都回到了台灣,對許多人來說,全家人團聚是很普通的事;但是對我而言,能和全家人聚在一起,卻比到外面玩還要高興百倍呢!
  夏日午後,媽媽提議全家人到海邊玩。海邊附近有幾個小攤販,其中有一攤賣雞蛋冰的最受歡迎。看著許多人手上都拿著一枝雞蛋冰,我也不禁拉著媽媽去買。「老板!請給我一枝雞蛋冰。」雖然只是一枝小小的雞蛋冰,卻讓我很高興。
  原本好好的大晴天,卻敗給一片小小的烏雲。天空漸漸暗了,雨勢變大,我們雖然心中不捨,還是踏著沙子。一上車,我的心情沉重,看著準備收攤的阿伯,我不禁想到還有沒有機會再吃一次雞蛋冰。我們離開了那片海灘,我的心卻還掛念著那小小的雞蛋冰。
  兩年了,媽媽仍然在國外,雞蛋冰甜甜的味道彷彿還在我嘴邊。憶兒時,或許沒有當時的悸動,卻有回憶的美好。那枝雞蛋冰,隨著時間漸漸褪色,卻讓我對「家庭」有了一個美好的回憶。

觀雲小思

高子涵 / 中原國小六年二班 / 刊登於國語日報

  有一天,我獨自站在陽台上,俯瞰旖旎的風景,突然發現一隻翅膀鮮豔的蝴蝶在我手邊翩翩飛舞,當牠往上飛,我的目光也跟著往上看,這時候,我看見許多隨風變化的雲朵。
  乍看之下,每片雲朵好像都一樣,但是仔細觀看,就會發現它們的形狀不僅會隨著風向而改變,連顏色也會因為天氣的陰晴而變化。風勢強,雲的移動速度很快,像細細長長的棉絮;風勢弱,雲就微微飄動,像一大團棉花糖,整片都黏在一起。晴天,雲朵的顏色潔白無暇;陰天,雲朵的顏色灰灰暗暗,好像隨時都會下雨。
  這不禁讓我想到,如果人能像雲一樣,隨著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樣貌,就不會總是覺得自己是對的,不接納別人的看法,如果跟雲一樣,遇到事情順其自然,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。
  我期許自己能跟雲一樣,凡事都能參考別人的意見,不會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,我想這樣會更容易成功。

Copy Protected by Chetan's WP-Copyprotect.